广州日报:扩大义务教育供给,筑牢公平底线
 广州日报:扩大义务教育供给,筑牢公平底线
 
近日,广州市教育局印发《2021年广州教育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要点》,明确将实施《广州市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(2022—2024年)》,并通过新改扩建等方式加大公办义务教育学位供给。广州将加快优化义务教育结构,确保义务教育学位主要由公办学校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;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(含政府购买学位)比例达到85%以上。
 
  教育公平事关千家万户,是民生之重,而义务教育则是重中之重。尤其在全面三孩政策实施后,孩子有没有好学校上?上学的地方离家近不近?这些都影响着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广州加大公办义务教育学位供给,不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比例,让不少有适龄学童的家庭都吃下了定心丸。
 
  教育公平是一种“起点公平”和“底线公平”,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职责。义务教育这张网织得越密,就越能兜住教育公平的底线,越能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平等的人生出彩的机会。广州作为超大城市,外来务工人员众多。全市义务教育阶段40%的学生是随迁子女,数量庞大。就目前而言,公办义务教育还无法完全满足随迁子女的教育需求。
 
  要筑牢义务教育的公平底线,增加学位供给是补齐短板的源头之策。广州“十四五”期间将新增基础教育学位40万个,其中新增公办基础教育学位30万个。就现阶段而言,新建学校要有一个过程,但在短期内可通过灵活方式,增加公办学位的供给。比如,广州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,保证随迁子女入学无忧。据悉,广州市将面向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全体在籍学生,原则上按小学生不低于每人每年5000元、初中生不低于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实施学位补贴。投入到位,也为政策落实提供了保障。
 
  保障义务教育公平,不仅要保证学位数量,更要兜住义务教育质量的底线。一路狂奔的学位房和“双减”政策实施前疯狂滋长的校外培训机构,归根结底是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稀缺以及分配不均衡,助长了家长们的教育焦虑。义务教育提质,重在教育均衡化。让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更均衡,让城乡教育更均衡,让区与区之间的教育更均衡。通过加大投入,不断提升弱校的基础设施与师资力量;通过集团化办学与教师轮岗,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,实现师资力量的均衡化。没有了强校与弱校之分,才能从根本上为义务教育阶段减负。
 
  “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远者,必浚其泉源。”孩子的教育,决定着国家的未来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更公平更优质的义务教育,既是民生之盼,更是发展所需。